云南食品安全网

食育:餐桌上缺失的素质教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26 11:53:23 来源:互联网

原标题:食育:餐桌上缺失的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多元化,儿童食育正走进家庭教育视野。对很多家庭来说,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就食育本身而言,这又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从对食物的认识,到学会烹制食物,再到探寻食物背后的意义,这其中包含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教育活动,不仅是让孩子获得有关“食物”的知识,更让孩子在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同时,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人性。

食育引申出多元化的教育

在田园食育联合创始人、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食育”推动计划公益项目负责人刘璐心中,食育的概念既简单又博大:通过食物这个媒介,对人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2012年,刘璐作为公共营养培训师,曾给很多营养师做培训,并经常走进企业、学校、社区或农村地区做食育科普。当时她就发现很多问题,如有些孩子在学校不爱吃牛奶和鸡蛋,甚至在餐间互相用食物打闹。“他们会用父母给的零花钱,去小卖铺买一些没有安全检验保障的零食,这些零食甚至连配料表的说明都没有,家长也不重视这个现象。”刘璐回忆道。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村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增加。在刘璐看来,这与农村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着直接关系:“留守儿童和老人一起生活,老人因味觉钝化,口味偏咸,不知不觉日常饮食的含盐量就升高了。”

种种现象让她发现:健康意识问题,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富裕而有所改观。

从那时起,她便开始查找材料,了解日本等其他国家的食育教育和发展模式,她希望:“国内也可以开辟全新的食育教育。”

“食育”二字,字面意思简单好懂,但到底什么是食育?食育教育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其实,食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所体现和传承。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记载,讲究膳食平衡法则。《弟子规》中也提及:“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告诉我们不能挑食偏食,不可过食过饱。”刘璐解释道。

推广食育教育多年来,刘璐所理解的食育有两层内涵:第一层是饮食教育,而更深层次的就是通过“饮食”去做多元化的教育。“后者是食育的本质”,刘璐特别补充道,“任何一种教育的目的都不是单纯地教授孩子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他们的某种能力。”

在刘璐看来,食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完整的人。具体说来,她将其目的性归纳细化为五点:一是培养孩子们拥有健康饮食的能力。例如教会孩子们从小保持健康饮食,让他们知道坐在餐桌前如何挑选食物,如哪些菜可以多吃,哪些菜要少吃;学会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零食。二是培养孩子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通过学习买菜、做饭、清洁等日常家务,培养孩子们基本的自理能力,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平和的性格。三是培养孩子们独立处事的能力和独立的人格,让孩子独立完成“做一顿饭”,他需要学会如何购买食物、分配资金,还需要掌握做菜的很多道工序和多种技巧。四是培养孩子感恩的心,食育告诉孩子的第一点即:食物是有生命的,它们是用生命来供给我们的生命,如此,孩子们会对自然存有敬畏之心,对食物存有感恩之心。五是培养孩子们爱的能力,和大自然亲近接触,对食物有感恩之心,其实就是在传递爱的过程,推己及人,孩子们对大自然、对整个社会都会以爱拥抱。

“所以,食育并非是要培养出厨艺高手或营养专家,而是要教会一个人好好生活的能力。”刘璐总结道。

普及食育迫切且重要

正如刘璐所发现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的肥胖问题日益明显。2017年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当前我国7岁以上的学龄儿童肥胖人数近3500万人,而主要大城市7岁以下的肥胖儿童人数更是超过400万人。

鉴于由儿童青少年肥胖引起的相关疾病越来越多,刘璐指出,“食育的重要性,首先就是普及饮食健康知识,在‘入口’环节,严格筛选健康食物。”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快餐和外卖随时能够替代家庭饮食的今天,要想在家庭中重拾食育并非易事。

刘璐发现,现在人们对古道养生普遍缺乏了解,饮食的“仪式感”也在渐渐淡化。

“妈妈在厨房做饭要主动帮厨、分担劳动、学习如何做饭;餐桌上要等长辈先动筷子晚辈才能动;把壶嘴对着人是不礼貌的行为;吃饭不能吧唧嘴……”说到传统文化中的食育,今年33岁的王倩立刻想到小时候家长给予的一系列餐桌上的教育。

但如今的孩子,在家庭中已经很少被要求去遵循吃饭的规矩。家住北京的刘女士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我虽然从小便给孩子灌输一些餐桌上的教育,但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以前培养起的好习惯很快就在大饭桌上被摒弃了。因为其他孩子都没有这样的习惯。”

所以,“对于这方面的教育,不论是幼儿园、学校还是家庭,都是缺失的,家长没有良好的健康饮食知识基础,也没有科学的信息获取渠道,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手足无措或出现误导。”刘璐说道。

呼吁立法 给孩子最实际的保护

如今,针对儿童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开展正逐渐多元化,食育如何以其独特性获得家庭的推崇呢?

“与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食育是最贴近生活的教育。”刘璐表示,“每个孩子每天都要接触食物,孩子对于食物已有一定的基础认知,你会发现他们很容易融入食育教育过程中,无论孩子的天分高低,知识深浅,他们都是饱含热情地接受食育教育。”

作为“食育推动计划”志愿者,两年多来,王倩也逐渐领略到食育的魅力。“可以说食育教育才是真正的起跑线和生命质量的风向标。”在她看来,食育教育应该从夫妻结婚那一刻就开始了,因为“小家庭建立的同时,一个家庭的健康起点就开始了。夫妻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而缺乏食育的孩子,在人格、生活习惯、身体素质、对生活的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差异。”

虽然食育教育百般好,但推广起来也面临重重阻力。

自2013年以来,“食育推动计划”在发起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在于民众对食育没有根本的基础性认知。

刘璐和团队根据多年探索总结出经验,认为在学校进行食育教育是最佳模式。“一种模式是先培养教师,尝试以传统的科普教育介入课堂。第二种模式是与供餐公司合作,由供餐公司提供食育老师,在校园内进行科普教育。第三种模式就是‘田园食育’,把短期的郊区亲子游与农场食育相结合,让孩子们在游玩的过程中快乐地学习。”

然而,在这些过程中,一个现实问题是:如果食育进驻校园教育,谁来承担这一教育责任?“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几乎没有关于饮食健康或营养学的课程设置,也没有相应的师资队伍。”这对刘璐的团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如何良性发展食育教育,使这一素质教育嵌入到学生成长必备的知识储备中,也是学校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王倩最希望的是政府能对食育立法,“日本2005年《食育基本法》出台后,建立起由政府引导、学校严格执行、全民共同参与的,有步骤有计划的推动食育发展的体制,这对整个日本国民健康水平的保持和提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果食育能被纳入法律范畴,学校相关的教育方针、营养师制度、学校供餐制度等就会逐步完善起来,这些都会给孩子最实际的保护。”王倩表示。

版权所有: 云南食品饮料网 Copyright(c) 2016-2019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fw@service.com
云南食品饮料网打造全国快消食品招商代理信息服务平台,食品进出口招商代理、小食品招商代理经销商、食品饮料招商代理网站,免费服务让食品企业诚招代理商买卖最好的食品。
未经云南食品饮料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