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食品安全网

三门峡:争取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3亿美元资金支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18 16:05:00 来源:互联网

大河财立方消息 日前,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到这些重点:

➤对全市剩余5个贫困村、5528户、10231人脱贫任务和剩余贫困人口超过300人的5个重点乡镇实行挂牌督战,加大资金、项目和帮扶工作力度,2020年9月底前全面达到退出标准。

➤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普及水平,每个乡镇办好1所以上公办中心幼儿园。

➤实施乡村教师关爱工程,完成46套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年度建设任务,全面落实惠及农村教师的各项政策待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每个县重点建好1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

➤深入实施农业农村部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严格落实生猪生产扶持政策,跟踪抓好6个亿元以上重点生猪生产以及年新增出栏40万头复养增养项目建设,确保2020年年底生猪产能基本恢复至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2020年力争新认证50个绿色食品,创建2个以上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再创建10个省级农业品牌。积极做好国家、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申报工作。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抓好《三门峡市沿黄生态保护与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项目》的实施,争取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3亿美元资金支持。

➤扎实推进“四水同治”,投资7.95亿元,完成大石涧水库、张家坡水库以及张家河灌区节水改造等建设任务。

➤加快推进金卢(鸡湾)水库、大石涧水库调水、冯佐黄河提水工程等水源性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谋划实施一批对三门峡市长期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重大水利项目。

➤推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建设1个骨干冷链物流基地、3个区域性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分级布局16个乡镇田头仓储冷链物流和110个村级仓储保鲜设施,积极推广节能环保的冷藏运输车辆及配套设备,逐步形成从产地采收到终端销售全过程的冷链系统。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一批农村电商企业茁壮成长,新培育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超千万的企业3家、超百万的企业10家。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支持社区助农电商开展移动“菜篮子”服务。

➤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继续推进冠云山、赵沟古村等系列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培育5个市级乡村旅游特色村。

  详情如下: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豫发〔2020〕1号)精神,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打造特色农业强市,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持精准方略,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对全市剩余5个贫困村、5528户、10231人脱贫任务和剩余贫困人口超过300人的5个重点乡镇实行挂牌督战,加大资金、项目和帮扶工作力度,2020年9月底前全面达到退出标准。对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易致贫户等特殊贫困群体采取“户户过、人人过、项项过”的方式,坚持“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充分落实落细国家和省低保、特困救助、基本养老、扶贫助残、临时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确保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二)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围绕已脱贫成果抓巩固抓防返贫,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围绕“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坚持不懈地抓好“查补提”(查短板、补漏洞、提质量)活动,2020年5月底前确保全部整改“清零”。建立和完善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及时发现返贫与新发生贫困,及时帮扶。研究制定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管理实施办法,对全市154个安置点逐户查看走访。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深入开展消费扶贫,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国家和省各类考核、反馈问题和检查“回头看”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扎实做好低保“提级扩面”和益贫岗位设置工作,增加贫困群众转移性收入。深入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民增收造成的不利影响,制定方案,确保贫困群众收入不减、持续增加。稳定扶贫队伍,强化基层帮扶力量。持续开展“双激发、双提高”活动,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

(三)做好考核评估和总结宣传。坚持“三查”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开展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项目建成作用发挥情况评估,继续加强常态化督导和专项工作督导,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严把贫困退出关。扎实做好卢氏县、渑池县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切实做好脱贫攻坚总结宣传,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三门峡市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和典型案例,客观总结脱贫攻坚战中形成的各类经验,建立健全脱贫攻坚信息资料库,全面展示三门峡市脱贫攻坚成果,凝聚强大正能量。接续推进减贫工作,研究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

二、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四)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县域层面村庄布局工作,持续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应编尽编。支持乡村发展用地需要,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和助农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实施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持续推进“通村入组工程”建设,完成585个自然村749.8公里村(组)道路建设任务,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90%以上。加强乡村物流建设,统筹推进供销系统、邮政系统、交通运输、商贸物流、社会物流企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

(五)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对323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维修养护,农村居民集中供水率达到94%、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饮水安全100%达标。开展饮水安全普查工作,精准掌握全市农村饮水安全情况。将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激励、支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保障农村供水工程正常运行。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组建完善市、县两级农村供水水质检测中心,规范水质检测工作。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和水费收缴机制,水费征缴率达到90%以上。

(六)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基本完成大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0%。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农药化肥利用率达到40%,继续保持使用量负增长。加强农膜污染治理,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加强山洪灾害防御,持续开展河道“清四乱”行动,建立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强力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推进河长制、山长制从“有实”到“有为”转变。实施净土行动,强化土壤保护,加强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

(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维护巩固好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攻坚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成果,持续开展秋冬季攻坚整治行动,为实现全域无垃圾奠定基础。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新增50个以上示范村。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建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27万户,到2020年年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健全运转机制,倡导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实现分类处置。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0年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整治利用好废弃宅基地和空闲农房。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对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设施统筹规划、统一建设和维修养护。

(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持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入学率达到100%。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寄宿问题。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普及水平,每个乡镇办好1所以上公办中心幼儿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农村教师正常补充机制,精心实施“特岗计划”、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和乡村首席教师计划,培训教师6500人。实施乡村教师关爱工程,完成46套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年度建设任务,全面落实惠及农村教师的各项政策待遇。加快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班班通比例达到98%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每个县重点建好1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完善农村特殊教育体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

(九)加强农村卫生健康服务。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每个县办好1所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妇幼保健院。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和设备提档升级,每个乡镇有1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力争辖区内再有20%的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省制定的“基本标准”。每个行政村有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并配备1名乡村医生,多渠道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落实乡村医生保障政策。继续实施国家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省“369人才工程”培训项目,完成1014人的培训任务。卢氏县继续实施“等额对调式”帮扶。组织乡村医生在岗全员培训,支持和推动乡村医生申请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医生。

(十)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标准化服务工作,发挥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平台作用,推动各乡镇、各行政村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落实。规范提升文化志愿服务,开展“寻找村宝”“文化志愿乡村行”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非遗名录保护体系。加强乡村非遗传承人群队伍培训,搭建交流展示展演平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县两级文艺团体完成“政府采购百场戏”1000场以上。组织办好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的农民丰收节。

(十一)加强农村社会保障。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经办服务水平,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开展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改造提升项目,建设2所以上中心敬老院。关爱留守老人,建立多元参与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农村留守老年人巡访制度。全面启用农村“三留守”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为做好关爱保护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十二)稳定粮食生产和供给。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市长县长责任制考核,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45万亩,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目标6.9亿公斤,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工作,有序实施2020年14.6万亩新建任务,积极创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全面开展评估检查,发现问题集中整治。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粮食储备任务,优化储备结构,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认真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基本收益。抓好小麦赤霉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

(十三)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深入实施农业农村部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严格落实生猪生产扶持政策,跟踪抓好6个亿元以上重点生猪生产以及年新增出栏40万头复养增养项目建设,确保2020年年底生猪产能基本恢复至接近正常年份水平。积极推进中小散养户稳产扩能增效,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强防疫服务,做好饲料生产保障工作。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规范运输、冷链物流等环节,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做好猪肉保供稳价工作。

(十四)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建设“果牧菌菜药”农产品基地,加快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持续打造“黄金苹果带”,新发展苹果3万亩,小杂水果2万亩。稳定蔬菜面积40万亩,逐步扩大越冬、越夏设施蔬菜栽培面积2000亩,食用菌规模确保在3.7亿袋,中药材面积发展到75万亩,新增核桃、花椒等3.87万亩以上。大力培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电商品牌,推动三门峡市农业由特色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搭建特色优势农产品公司化运营平台,加快市场化营销步伐。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整市创建力度。2020年力争新认证50个绿色食品,创建2个以上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再创建10个省级农业品牌。积极做好国家、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申报工作。

(十五)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抓好《三门峡市沿黄生态保护与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项目》的实施,争取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3亿美元资金支持。扎实推进“四水同治”,投资7.95亿元,完成大石涧水库、张家坡水库以及张家河灌区节水改造等建设任务。加快推进金卢(鸡湾)水库、大石涧水库调水、冯佐黄河提水工程等水源性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谋划实施一批对三门峡市长期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重大水利项目。推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建设1个骨干冷链物流基地、3个区域性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分级布局16个乡镇田头仓储冷链物流和110个村级仓储保鲜设施,积极推广节能环保的冷藏运输车辆及配套设备,逐步形成从产地采收到终端销售全过程的冷链系统。

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十六)有序推进农民就业创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分析,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摸底调查,精准掌握就业状况、就业意向和技能水平,分类推进、有效组织促进就业。持续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利用“互联网+就业”开展线上职业培训、贷款担保办理、专家咨询答疑等服务,提高农民外出务工技能,加大农民返乡创业的引导和支持工作力度。改进就业服务组织形式,做好各项就业政策宣传,加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业信息推送频次,鼓励中介机构开展线上招聘服务,对达到一定数量规模的外出务工群体,组织做好“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确保农民工安全有序流动,为返乡农民工求职提供便利。维护农民创业就业合法权益,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落实涉企减税降费等支持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放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申领条件,提高农民工技能提升补贴标准。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排查整顿,执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实现2020年新增农村人口转移就业9000人,返乡创业3800人,确保2020年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继续增加1个百分点。

(十七)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创新产业融合方式,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振兴、农民增收。打造国家、省、市三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新建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创建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全链条、全循环、全体系”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积极培育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合作社示范社6家。加快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办好农村“双创”基地。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一批农村电商企业茁壮成长,新培育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超千万的企业3家、超百万的企业10家。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支持社区助农电商开展移动“菜篮子”服务。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继续推进冠云山、赵沟古村等系列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培育5个市级乡村旅游特色村。

(十八)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完成117个村级集体组织的登记赋码收尾工作,加快推动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百村攻坚”行动,细化扶持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建立村级集体项目建设审批绿色通道,在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土地流转、招商引资、项目用地、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以县为单位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五、加强农村基层治理

(十九)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以农村“三年强基工程”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深化农村党支部“星级提升”计划,持续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点亮唱响”行动,开展农村困难群众“关爱”行动,切实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成效。实施农村党组织“头雁工程”,推动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深化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推行党员联户工作,加大在青年农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力度。健全完善驻村第一书记选派管理、教育培训、激励保障机制,并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拓展。加强市、县财政对村级运转经费的保障。

(二十)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加强谋划领导,厘清县、乡、村权责边界,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强化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建立完善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制度。以为农服务为中心,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建立乡镇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办理,不断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逐步形成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五位一体”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促进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二十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加强1个全国试点县、2个全省试点县和107个全市示范所、站建设,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高质量发展,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引领行动,深化拓展志愿服务乡村行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到2020年年底80%的行政村普遍建立“一约四会”,培育实施有特色有亮点的活动项目和工作品牌,充分发挥文明家庭、文明户等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推动省级以上文明村镇开展村史馆试点建设。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组织555个文明单位帮扶310个村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推动50%以上的乡镇和行政村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

(二十二)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扶贫惠农资金以及黄赌毒盗拐骗,持续整治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接访制度,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妥善处理农民群众合理诉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大农村普法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制止非法宗教活动,防范邪教向农村渗透,防止封建迷信蔓延。持续实施“一村一警”制度,推行优秀民警(辅警)在村“两委”兼职制度,开展社会治安群防群治、互助联防,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作用,依托“雪亮工程”推动农村视频监控建设全覆盖,建立健全乡村治安防控体系。

六、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

(二十三)优先保障“三农”投入。落实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通过争取上级资金、压缩一般支出、消减低效支出、盘活存量资金、使用债券资金等方式,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工作的倾斜力度,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与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提高各类金融机构参与“三农”信贷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确保“三农”领域信贷增速不低于全市整体信贷增速。以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为目标,合并三门峡湖滨农村商业银行、三门峡陕州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市级农商银行。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农业、县域特色主导产业,突出对一般农户及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好金融支持,实现特惠金融向普惠金融的转变。发挥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做大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一般农户的担保业务。深入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主动做好特色农业补充保险推广工作,探索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

(二十四)推动人才下乡。整合科技创新及人才智力资源,按照“产业组团、县级组队、服务到点、统筹调度”的组织形式,进一步推动深化科技特派员工程和“专家服务进基层”,开展科技服务、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等工作,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乡镇事业编制总额中,单列200名人才专项事业编制,用于选聘农林水专业优秀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

(二十五)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以“四优四化”为重点,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实施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十百千”工程,提升科技支撑产业能力。建设一批市级以上星创天地、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依托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远程教育平台和全市50个乡镇(区域)农技推广站,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健全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与知识更新制度,夯实农技推广基础。高质量开展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工作,培育新型农民2000人。

(二十六)推进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跟进落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加强对乡镇审批宅基地监管,防止土地占用失控。扎实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强化集体资产管理。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高为农服务能力。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善执法体系,提高执法能力。

做好2020年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立项,拿出过硬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加快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版权所有: 云南食品饮料网 Copyright(c) 2016-2019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fw@service.com
云南食品饮料网打造全国快消食品招商代理信息服务平台,食品进出口招商代理、小食品招商代理经销商、食品饮料招商代理网站,免费服务让食品企业诚招代理商买卖最好的食品。
未经云南食品饮料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